22次献血的他将成为全省市级釆供血机构
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为了挽救一名9岁白血病患儿的生命, 20日上午8点,南通市红十字会、南通市中心血站在市中心血站为即将赴宁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血站员工曹育杨举行简短而热烈的欢送仪式,南通市红十字会、南通市中心血站领导为曹育杨和专程赴宁陪同捐献的妻子陈燕平送上鲜花,并预祝他捐献造血干细胞成功。 49岁的曹育杨师傅将在妻子的陪伴下,赴宁入住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5天后,他将正式接受造血干细胞采集。届时,他将成为全省市级釆供血机构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

曹育杨是南通市中心血站的一名编外A照驾驶员,专门开大型釆血车。多年来,他不但工作认真负责,自2005年以来还每年坚持无偿献血,先后献血22次,献血量达到8300毫升,曾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

“我本身就是在采供血机构工作,相比普通人,我对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了解更多,知道这种行为不但对身体无害,而且能救人!”曹育杨告诉记者,早在2005年5月26日,他就志愿报名捐献造血干细胞,并采集血样加入中华骨髓库。去年9月5日,他接到了南通市红十字会接中华骨髓库江苏分库的通知,告知与一名九岁的白血病患儿HLA初分辨配型相合。曹育杨与妻子陈燕平当天就在再动员回执上签字,同意捐献。

去年12月15日,曹育杨接受了抽血样做高分辨分型检测,最终配型成功。今年1月25日,他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作全面体检,肝功能谷氨酰转移酶指标略高。3月12日在通大附院体检中心进行肝功能复查,指标下降,经中华骨髓库专家判定,曹育杨身体健康符合捐献要求。4月11日,再次接中华骨髓库江苏分库通知,定于4月20日入住南京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4月25日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

“其实,我们血站的很多同志都参加了造血干细胞采集,但只有我比较幸运,竟然配型成功了,我感到很光荣!”曹育杨说,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都坚持散步一万多步,将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确保顺利进行造血干细胞采集。他说,平时工作中就经常接触到献血和造血干细胞采样,因此,对他来说并不感到紧张和害怕,“能在知天命之年救别人一命,这也是我的福气!”他笑着说。